【2019阿米斯國度 入境心得 22】
我是一個常跑音樂祭,同時也是出道不到五個月的文字型部落客。
在嘉南平原的西部海岸線長大,魚塭打水車的聲音很熟悉,海水刮得臉乾乾的也很難體會,但在阿米斯音樂節這種被大山大海包夾聽音樂還是第一次。
阿米斯音樂節一直在待跑清單中,但過去一直很猶豫,深怕跨到臺灣另外一邊後,自己會很像中秋時節留在城市街頭的遊子,到處撞見別人家在騎樓下的聚會,自己卻只能尷尬經過。但踏進阿米斯國度後,發現所有的擔心都煙消雲散,這裡不像其他音樂節主打各舞台演唱名單的各種追星,而是珍貴地一視同仁,並且提供選擇。
你可以在都蘭大草原看著來自各國部落跳著屬於自己的舞蹈,聽著他們時而莊嚴,時而熱鬧的語調,跳的每一個步伐都是對自己民族的自信與凝聚;你可以在都蘭小教室,聽到來自各個南島語系國家的分享,這些人不再只是社會科書籍中的一個名字,而是眼前一個個活生生的立體故事;你可以在都蘭國市集看到不同部落家庭舉家擺攤,爸爸手捏著糯米團、媽媽忙著倒小米酒調酒、孩子忙著將每個麻糬都飽滿粘上花生粉、婆婆熟稔地翻炒著石板豬肉;累了就找一塊沒有牛糞的草皮坐下,都蘭鼻大舞台前的地形就像一個大地之母,將每個遠道而來的靈魂都攬往舞台的方向。在阿米斯國度,你可以在一個角落碰上深耕原住民族音樂領域的資深前輩,你也可以在大舞台聽見新崛起的潛力新聲。
海洋面前,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,大家彼此用舞蹈和一系列的技藝展現,將自身的部落文化,透過身體的活動接續下去,我不是原住民族,但謝謝阿米斯國度的族人們,讓每位旅人在都蘭都如此輕鬆自在。
謝謝阿米斯音樂節的工作團隊和參與的每一個部落,你們完美了2019年尾聲,東海岸最美麗的一塊記憶拼圖。
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